全国碳市场推迟扩容,碳数据核算难题何解

由于碳排放数据质量问题待解,其他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时间将推迟一到两年。

 

《财经十一人》从多方了解到,火电企业前两年的碳排放数据质量调查仍未完结,其他高耗能行业精准核算碳排放数据的挑战更大,推迟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利于其夯实数据核算基础。

 

碳市场是交易碳排放权的市场,中国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交易,火电行业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扩容的速度不宜太慢,否则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还会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片

全国碳市场扩容推迟

 

纳入全国碳市场,意味着企业的碳排放量受到管控。企业每年会获得一定量的免费碳排放配额,管控企业实际碳排放量若超出其获得的配额量,就需在碳市场购入差额以完成履约;实际碳排放量少于配额的部分则可出售,该企业完成履约的同时获得收益。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全国碳市场新增管控行业的宗旨是:“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相关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的国家标准,以及配额分配方案成熟后,即可纳入全国碳市场。

 

2021年,曾有多位权威人士表示,2022年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的行业将增加2到3个。根据此前的准备工作来看,业内普遍预期建材、有色和钢铁三个行业有望在2022年纳入全国碳市场。

 

不过,火电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质量问题在去年暴露之后,主管部门的调查整改工作仍在进行中。多个信源近日对《财经十一人》表示,全国碳市场新增其他行业的时间将推迟一到两年,最快在2023年纳入建材领域的水泥和有色领域的电解铝。

 

火电企业在高耗能行业里碳排放数据核算最简单,但数据质量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其他高耗能行业的精准核算碳排放数据的挑战更大。比如,同一个化工产品可能存在多种原材料和工艺流程,这意味着该产品就得有多种碳排放核算方法。

 

从主管部门的角度看,纳入碳市场管控的企业不仅需要核算清楚实际碳排放数据,还需要计算其应获得的碳排放配额。全国碳市场现阶段为碳排放强度控制市场,并非总量控制市场,这意味着每家管控企业获得的碳排放配额与其产品数量、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这就增大了精准计算配额发放量的难度。

 

金融数据科技公司路孚特首席中国电力与碳分析师蔺苑对《财经十一人》表示,参考火电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进程,明年预计将纳入第二批管控行业。今年把火电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夯实的同时,还应该制定出两到三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为全国碳市场扩容做准备。否则,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进度会滞后,这将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蔺苑说,按照全国碳市场目前的政策,2023年纳入管控的行业,预计2025年才会在碳市场履约,相关企业届时才会参与碳交易。

 

 

火电行业暴露了哪些问题

 

在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2000多家火电企业的碳排放报告质量良莠不齐。除了极少数恶意造假的情况,不少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质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31个工作组在全国各地调查管控企业的碳排放报告。《财经十一人》获得的资料显示,上述工作组把调查发现的火电企业碳排放报告数据问题分为四类:


一是涉嫌主观故意弄虚作假,造成碳排放核算结果严重失实;


二是涉嫌违规修改参数和数据,造成碳排放核算结果不准确;


三是涉嫌参数选用和统计计算不正确、质量控制不规范;


四是核算边界合规性方面的问题。

 

以安徽省为例,调查组在该省2020年的碳排放报告里共发现了12家企业共21项问题,其中,第二类问题占10项,其余为第三类、第四类问题。生态环境部要求各地在2022年4月底之前完成整改。

 

火电企业的数据质量问题还引起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关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2年4月8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全国碳市场数据造假有关问题,强调要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并提出要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碳市场数据监管机制。

 

《财经十一人》综合多方信息了解到,去年火电企业碳排放数据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碳排放数据核算指南的模糊性,数据获取流程的监管难题,以及燃煤元素碳含量高限值规定诱发的数据造假。

 

目前,核算指南的模糊性问题已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部2022年3月15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更新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下称2022年版指南)。自2022年4月起,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的发电企业按2022年版指南核算。

 

2022年版指南细化了一些数据核算的流程,例如,在元素碳检测方面,从样品采样、制样、化验、基准换算各个环节都给出了规范。还规定了更加明晰的核算方法,如元素碳不同基换算采用的水分的选取、供热量、供热煤耗计算等,确保企业报送以及核查机构核查时统一核算方法和尺度。同时,2022年版指南还增加了检测内容,用于数据真实性的交叉验证。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版指南对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要求过于理想化。比如,指南要求,燃煤元素碳含量需每月缩分样检测,每日采集入炉煤缩分样品,每月将获得的日缩分样品合并混合。合并后的入炉煤缩分样品混合样相关参数值,需与各入炉煤相关参数的加权平均值一致。某电力集团碳资产负责人对《财经十一人》表示,混合样相关参数为检测值,后者为加权平均值,要两项数据保持一致,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在数据获取流程的监管上,目前仍面临挑战。去年出现数据问题的火电企业里有不少在样品选取、送检等过程中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例如,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江苏省2020年碳排放报告质量问题清单里,13家出现问题的企业中有6家企业的碳排放报告数据质量保障体系未建立或不规范,缺少采样、制样和化验、保存样品、送检等流程方面的监管制度。

 

“即使要求更加严格了,企业想要造假仍然难以察觉。”资深碳市场研究人士、《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对《财经十一人》说,含碳量数据无法实现连续监测且数据间隔过长,因此过程监管始终是个难题,核查机构、主管部门不可能24小时全程监管。碳市场的初衷是为了以更经济的方式推动全社会减排,具体到每家高耗能企业来说,主管部门应督促其在能减排的方面加快减排。一些不影响企业减排成效的数据如果监督成本过高,可以无需实测,用行业平均值或默认值就可以了,这不影响公平,而且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燃煤元素碳含量高限值政策是指,在企业没有实测该数值的情况下,需采用比实测值高20%-30%左右的惩罚性数值。全国碳市场披露的首例数据造假企业就是为了避免该政策。业界对该政策的争议一直较大。

 

碳中和综合服务机构中创碳投的相关负责人对《财经十一人》说,元素碳含量高限值高估了企业的碳排放量,偏离了碳排放核算真实、准确的原则。而且实测元素碳含量各个环节都容易被人为干扰,大幅增加了核查和监管难度及成本,埋下了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隐患。中创碳投已于2022年4月向相关部门提交了重估该政策的建议,后续对该政策的修改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该负责人建议,用一个更接近真实值的数值代替高限值,且今后根据情况可对其更新。待技术、标准规范等各方面条件具备后,不实测的企业也可以直接以在线监测的方式计算出碳排放量。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可共存和互补,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

 

在主管部门加大对数据质量问题的督查力度的情况下,总的来说,业内人士对火电企业今后的数据质量更加乐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部以及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都在加强监管的频率和强度,多地还推出了举报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高额奖励措施,对数据质量出现问题的企业将加大惩罚力度。

 

 

图片

其他七大高耗能行业的核算难点

 

碳市场管控企业的碳数据核算分为配额和实际排放量两方面。与火电行业相比,其他高耗能行业的数据核算更加复杂。

 

全国碳市场以基准线法分配碳排放配额,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是计算企业应获配额的基础。发电行业的产品是标准化的一度电,其配额核算较为容易,而其他行业的产品更加多元。

 

企业实际碳排放量的核算需要综合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用电量等全流程的信息和数据。火电企业的原材料相对简单,就是煤,生产过程也相对统一,其他行业则不同。

 

比如,钢铁生产涉及六七道工序,需要将每个工序的排放计算清楚;化工行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往往需要截然不同的原材料、工艺流程,碳排放量也就不同;水泥行业需要每天监测熟料中氧化镁和氧化钙的含量,不仅测量过程复杂,数据量也较为庞大。来自钢铁、化工、水泥等多个行业的人士曾向《财经十一人》表示,所属行业碳排放的核算标准不太明确,给数据核算工作造成了困难。

 

为了将高耗能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部门为此已筹备了八年多。早在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印发了钢铁、化工、电解铝、发电、电网、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这十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201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全国碳市场将纳入八大重点排放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全国碳市场主管部门2018年调改为生态环境部之后,这八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也一直在持续进行。

 

将发电行业外的其他七个行业纳入之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将从目前的 45 亿吨扩容到 70 亿吨,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

 

据《财经十一人》了解,建材行业里的水泥和有色行业里的电解铝是其他七大行业里相对容易核算的,目前已经制定了的新版数据核算标准,正在非公开征求意见。

 

某位电解铝企业的资深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表示,电解铝行业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指南已基本成型,但业界对个别参数的数值选择仍有争议,最大的争议在于企业所用新能源电力的比例。电解铝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外购电力,绝大多数电解铝企业所用电力是直接从电网购入,每家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其实并不相同。为了便于统一计算,所有企业用一个固定比值的话,会导致不公平。

 

与计算企业实际碳排放量的难度相比,计算碳排放配额分配量的难度也不小。汪军说,配额分配标准是碳市场最核心的问题,它应使同一个行业内的企业在单位碳排放量上有可比性。以发电行业为例,若全国电厂发一度电平均排0.5千克二氧化碳,那么基准线定在0.45就比较合理,效率高的电厂就有配额富余。但若以化工行业的PVC产品为例,企业生产PVC产品的同时往往都会有多种副产品,如果只以其生产PVC的单位碳排放量来计算平均效率,就存在不公平;加权计算其多种副产品的效率更合理,这就导致计算公式比较复杂。

 

蔺苑表示,基于全国碳市场的强度基准线政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若拥有多种工艺流程就会有多种基准线,主管部门每年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摸底各行业的基准线水平。而欧盟碳市场的基准线是总量控制,其划定方式是不管其他条件如何,同一种产品只有一条基准线,这有利于该行业从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转型。全国碳市场应尽快考虑从碳排放强度控制转变为总量控制,以便与双碳目标接轨。

 

核算标准之外,企业自身的核算能力也存在不足。按照政策规定,企业应自行核算并完成碳排放报告,再由政府委托的核查机构进行核实。有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火电之外的高耗能行业,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核算能力,不能自主完成碳排放报告,很多企业都是请第三方机构核算。

 

中创碳投预计,八大高耗能行业将在2025年后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电解铝和水泥行业将在2023年纳入全国碳市场,其后钢铁、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业逐渐纳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