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该《公告》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
同时,针对部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即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国六b非RDE车型),给予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
来源:Bing
该项政策让悬在车企与经销商心中的“石头”落地,也是继2022年底优化轻型车车型拓展原则之后,再次给行业带来实质性纾困解忧的具体体现。
最严排放标准进入倒计时 所谓“国六”标准,全称为“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防治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的国家标准。其中,国六b排放标准改变了以往等效转化欧洲排放标准的方式,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2016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规定,国六标准的实施分为a、b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0年7月1日起,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a标准的汽车;第二阶段从2023年7月1日起,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 来源:摄图网 据悉,国六b排放标准将大多数污染物的限值指标标准大幅提升。与国五排放标准相比,国六b要求汽油车一氧化碳(CO)排放量下降29%,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下降42%,颗粒物(PM)下降33%不能超过每千米3毫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蒸发排放限值则下降65%,总碳氢化合物(THC)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分别下降50%。 除限值指标大幅提升外,该标准还采用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程序、燃料中立原则、全面强化对VOCs的排放控制、完善车辆诊断系统要求、简化主管部门进行环保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监督检查的规则和判定方法并引入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即RDE,Real Drive Emission),RDE法规要求目前所有的在售车和新开发的车都需要按照RDE重新实验和重新申报公告。 此次《公告》“官宣”,也意味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正式进入倒计时。 近百万辆库存车获过渡期 今年以来,国六a、b标准切换及汽车经销商库存问题备受关注。 在《公告》发布前,车企待消化的库存引发车市波动,并在3月触发“价格战”。全国有超30家汽车品牌、上百款车型参与降价,多地政府也相继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而引发本轮促销的背后,是由于市场积压了不少未满足RDE标准的国六b排放标准车型。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企业无法如期完成库存清理,有四方面的原因: ■ 一是汽车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年底疫情全面暴发,促消费政策全面退出,需求显著下降,直接造成库存积压。 ■ 二是产品生产切换需要一定时间。企业已采购订回不满足RDE车型的专属件,需生产整车进行消化。 ■ 三是新能源汽车抢占部分传统燃油车市场。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对传统燃油车形成挤兑。 ■ 四是部分地区降价行为加剧消费者持币待购。局部地区限地、限时、限品牌等去库存的做法,造成全国消费者持币观望。 此次《公告》针对部分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给予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今年12月31日。这不仅给了企业足够的空间来清库存,也对后市起到稳定作用,稳定经销商心态、稳定厂家心态、稳定生产和销售的节奏,对于车市发展有着促进意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今年2月份,国六b非RDE车型还有200万辆左右的库存未得到消化,但随着车企大力去库存,截至目前,国六b非RDE车型库存已不足100万辆,相信可以在近几个月得到有效解决。而国六a车型更是仅有几万辆库存,在5月和6月仍有充足的消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