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势银(TrendBank)统计数据——
企业装机与配套:亿华通第一、丰田第二、鸿力氢动第三
从配套企业来看,Q1上牌的FCEV由亿华通、丰田、鸿力氢动、未势能源、锋源氢能、美锦国鸿、重塑科技、国氢科技、中沁泰康、博世等26家企业配套。
其中,亿华通配套数量位列第一,且占据配套企业的15.4%;丰田配套数量位列第二;鸿力氢动配套第三,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高达52.1%。今年3月由亿华通配套的80辆氢燃料城间客车顺利交付水木通达,此前在21年水木通达就购买并运营过80辆上一代BJ6116氢能客车。
外企配套首次进入前三,得益于丰田配套的60辆7米客车,这批客车曾服务于冬奥会,现已上牌并转交北京城市公交客运运营,截至目前在运营数量超过300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由亿华通和丰田共同出资组建的华丰燃料电池已完成6辆氢能车辆的配套,涉及专用车及冷藏车车型,系统功率均为90kW。
从企业装机量来看,Q1燃料电池装机量为52.64MW。其中,亿华通装机量第一,占比19.6%,鸿力氢动装机量第二,未势能源装机量第三,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高达55.6%。
图片来源:势银(TrendBank)
其中,亿华通重点涉及客车、自卸车、牵引车及专用车领域,涵盖10-12米公交、31吨自卸车、49吨牵引车以及厢式垃圾车,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鸿力氢动则在49吨牵引车、8-10米公交车等车型上都有所覆盖,系统适用性较广;未势能源主要涵盖49吨牵引车车型,功率普遍偏高,主要在京津冀地区投放运营。总的来看一季度牵引车及公交车配套占据主流。
车企FCEV上牌销量:北汽福田最多、佛山飞驰第二、一汽丰田第三
从车辆生产企业来看,Q1上牌的FCEV来自北汽福田、佛山飞驰、一汽丰田、苏州金龙、厦门金龙、长征汽车、东风汽车、美锦汽车、德力汽车等22家车企。
其中,北汽福田汽车销量排名第一,成为Q1销量榜首;佛山飞驰排名第二;一汽丰田排名第三。北汽福田销量达82辆,其中客车占据80辆,主要由水木通达运营于北京地区,其92.4%的氢能车辆由亿华通配套。佛山飞驰落地的55辆氢能车辆由鸿力氢动和美锦国鸿配套,其中10辆牵引车及35辆公交车运营于嘉兴地区。
使用城市:北京、嘉兴、重庆排名前三
从使用城市看,Q1上牌的559辆燃料电池汽车在北京、嘉兴、重庆、唐山、天津、青岛、安阳、武汉、濮阳、聊城等25个城市投运。其中,北京市使用数量最多,达到150辆,排名第一;嘉兴市排名第二;重庆市排名第三。
图片来源:势银(TrendBank)
从示范城市群的角度来看,仅上海和北京示范城市群投放车辆较为积极,其它三群均销量惨淡,其中广东城市群投运车辆占比不及1%,具体原因各异,包括政策落地力度、产业链完善程度、基础设施能力、区域氢源价格以及是否群牵头城市的协调能力等。
北京地区得益于水木通达投运的80辆氢能客车及城市公交投运的60辆氢能公交;嘉兴地区得益于羚牛氢能投运的20辆氢能牵引车及嘉兴公交投运的61辆氢能公交;重庆地区得益于民生物流15辆8.3吨氢能物流车、嘉庆物流7辆9吨氢能物流车、三一集团5辆氢能混凝土搅拌车的内部投运以及当地12辆12米氢能客车的交付,其中上海上氢作为系统企业首次参与客车配套,采用的是上海氢晨的电堆。
从功能用途看:客车占比最高,牵引车次之
从2023年Q1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数据中显示,燃料电池客车为主,占比29.9%;燃料电池牵引车排名第二;燃料电池公交车排名第三。
图片来源:势银(TrendBank)
与2022年Q1相比,今年牵引车、专用车、乘用车的占比都明显增长,且车型应用较为平均,这也进一步说明燃料电池车辆逐步进入的市场应用范畴,大众接受度正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