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省清洁能源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多部门密集发声,透露下半年四大政策“风向”

  • 2025-05-06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复苏,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密集发声,聚焦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发展科技、稳外贸,透露了下一步重点发力的政策方向,释放稳增长、稳预期信号。

扩大有效投资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财政部近期将4.5万亿元地方政府举债限额分配至各省区市,浙江、四川、河北等地陆续进行了预算调整。“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边际提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发完,后续政策将侧重支持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以更好发挥稳增长功效。”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助力扩大有效投资,近期将推进与有关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助力投资主体融资便利化。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与用地、环评、报建等领域改革的衔接,继续加大投资审批数据资源共享力度,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审批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扩大有效投资是推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是提振需求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另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是持续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要客观认识到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并且要聚焦重点、核心领域,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
对于下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发力点,梁斯认为,要持续发挥制造业投资的重要作用。支持制造业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特别是激发民企投资活力是稳定有效投资的政策重点。这需要持续支持制造业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有效投资,为稳增长提供更加合理的产业支撑。同时,扩大基建投资,如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和经济短板领域的投资力度,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等。此外,加大对一些涉及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如智能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等。

促进大宗消费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消费成为拉动整体消费的主力,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专家预测,随着车购税的减免政策逐步调整,新能源汽车近期可能获得千亿级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从多部门近期部署来看,大宗消费等仍是下半年提振消费的重心,一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将抓紧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份新闻发布会明确,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稳定汽车消费,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6月15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继续完善消费政策。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同时,立足商务职能定位,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等,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增强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有效性,抓好贯彻落实。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看来,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当中,生活服务性消费改善最为明显,而大宗消费表现相对欠佳,考虑到大宗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较重分量,因而大宗消费等将是下半年提振消费的重心。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是下半年政策着力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APEC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上透露,接下来,工信部将促进“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工信部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持续提高信用贷、首贷和中长期贷款比例。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完善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明确,继续加大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财政部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看来,当前,物联网、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能力较强,应当抓住机遇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处于中下游且不具备资金优势的制造业企业,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如提高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外贸稳规模

对外贸易是配置全球要素资源的核心环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外贸易稳中向好,实现平稳开局、一般贸易比重提升、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等特点。1-5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6.8万亿元,增长4.7%;一般贸易进出口11.0万亿元,增长7.0%,占进出口总额的65.6%,较上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部委层面,束珏婷近日表示,目前,商务部正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全力落实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此外,还将持续跟踪了解外贸企业和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和诉求建议,继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促进稳定发展。
地方层面,近期,多地也积极部署有关稳外贸工作。例如,福建省印发《关于加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通知》;四川省第二批“千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工程”于近日启动,将搭建企业与相关单位和机构对接的渠道,促进金融、信保等支持服务落到实处;河南省推出22条举措,从畅通进出口物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外贸创新发展等方面,助力全省外贸加快扩量提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表示,从近期各地工作安排来看,发挥各地优势特色是稳外贸发力方向之一。建议各地在稳外贸中可结合区域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出台一些稳外贸措施,如中西部地区可重点在制造业降本增效方面加大政策力度,东部沿海地区可在帮助企业出国参加展会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甘肃省清洁能源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