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态环境部消息,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推动问题整改,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河北承德兴隆县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因非法无序采矿被点名。其中,乌拉特前旗露天开采集中区域在荒漠草原中形成一座座“天坑”和尾矿废渣堆积的“山丘”。
承德兴隆县: 无证采矿问题突出,导致山体破损地表裸露
河北承德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要生态涵养区。兴隆县位于承德市最南端,该县违法采矿行为频发多发。
▲河北铸合集团兴隆县矿业公司越界开采。图源生态环境部
督察组发现,兴隆县一些矿产企业采矿权到期后未重新申领采矿许可证,无证采矿问题突出。大规模无证开采矿石导致山体严重破损,矿坑及其周边支离破碎,地表大面积裸露,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兴隆县帅宝矿业公司水泉甸子石灰岩、铝土矿矿区在其采矿许可证2021年2月到期后无证非法采矿,截至2022年2月共计开采矿石24万吨。
▲兴隆县鸿基矿业公司的三道川露天铁矿无证开采。图源生态环境部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兴隆县一些采矿企业为非法获取利益,不惜违法侵占自然保护区。督察发现,挂兰峪镇六拨子村一采矿点非法侵占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卫星影像图比对及现场督察发现,2019年9月以来,该采矿点非法开采矿石6.5万吨,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实验区44亩,破坏一般公益林12亩。
▲挂兰峪镇六拨子村一采矿点非法侵占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卫星影像图)。图源生态环境部
兴隆县生态修复治理问题突出,有的甚至以修复之名行破坏生态之实。八卦岭乡、挂兰峪镇32家废弃无主危险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由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实施治理,但现场抽查发现,百砬沟废弃矿山不仅没有按要求开展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反而在原开采面上继续开矿,原需综合治理面积为30亩,目前开采破坏山体面积已超过57亩。
▲百砬沟废弃矿山山体破坏面积增大(卫星影像图)。图源生态环境部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 矿山开采无序发展,3万亩荒漠草原被违法侵占
督察组在督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发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矿山开采长期无序发展,大面积露天开采生态破坏严重,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问题突出,近3万亩荒漠草原被违法侵占,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乌拉特前旗矿山企业大面积露天开采。图源生态环境部
乌拉特前旗位于贺兰山与阴山之间的季风通道,属于乌梁素海流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止库布齐沙漠向北侵蚀的重要屏障。
阴山支脉乌拉山山脉和东北部荒漠草原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域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生态极其脆弱,但区域内分布有大量采矿权,其中位于乌拉山山脉的采矿许可开采区域绵延30余公里,对当地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乌拉特前旗共有在期矿山85家,其中露天矿山45家,露天开采集中区域在荒漠草原中形成一座座“天坑”和尾矿废渣堆积的“山丘”。特别是低品位铁矿开发的生态破坏问题尤其突出,采坑面积达5430亩,占全旗露天矿采坑面积的一半以上;采坑、排土场、尾矿库等违法侵占草原。督察组现场抽查的8家露天矿山,无一按照规范进行开采和修复,植被破坏严重,生态修复难度极大。
▲农垦晶牛矿业有限公司石英岩项目大量废土和石料顺着山体随意堆放。图源生态环境部
乌拉特前旗有62个采矿项目存在侵占荒漠草原问题,侵占总面积近3万亩,严重违反草原法。督察组在现场督察时发现,乌拉特前旗万岭沟北矿区铁矿和耀辉矿业有限公司直接对山体进行野蛮剥离,分别违法占用草原563亩和516亩。
▲生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非法越界开采。图源生态环境部
2016年7月,生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违反矿产资源法越界开采,被当地有关部门查处,要求其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但该公司无视整改要求,越界开采问题反而愈演愈烈,2018年2月再次被当地有关部门查处时,非法开采面积已从25亩扩大到了271亩,超出许可开采面积3.3倍。截至督察时,该公司越界采坑深度已达97米,未进行整改,未开展生态修复。
▲华拓矿业尾矿库有多处滑坡点,大量尾渣被冲刷至周围沟渠。图源生态环境部
中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区尾渣堆存随意,堆存量高达133万立方米,且尾渣堆积高度高于尾矿库坝体,有多处滑坡点,大量尾渣已外溢尾矿库边沟渠中,安全与环境风险突出。